题记:读《行香子·丹阳寄述古》。此篇是东坡怀念好友的词,描写的景象是:寒梅渡暗香,江雪销人魂。
对好友的怀念尽在:旧人不见,旧曲不闻,旧景旧事常忆念。
且听东坡唱:
我们携手来到江边的村野,
寒梅暗香伴着雪花飘落,
浸染着我们的衣裳,
那情景哪里不叫人销魂?
老朋友,你我好久不见了,
又听到那首美妙的老歌。
看那望湖楼、孤山寺、还有涌金门,
留下了多少墨客骚人的感迹情痕。
多年不见,相互的惦念,
又有谁人知晓?
只有那湖中圆圆缺缺的月,
那江边吟风诵雨的柳,
那山丘缕缕飘过的云。
原词:
行香子·丹阳寄述古 苏轼
携手江村,梅雪飘裙。
情何限、处处消魂。
故人不见,旧曲重闻。
向望湖楼,孤山寺,涌金门。
寻常行处,题诗千首,
绣罗衫、与拂红尘。
别来相忆,知是何人?
有湖中月,江边柳,陇头云。
注:
绣罗衫与拂红尘,衣裳和拂子,借物喻人,意指洁身自好又互为照应的朋友。
裙,并非今天的裙子,泛指衣和裳。
述古,陈襄,字述古,曾任杭州知州。
苏轼曾任杭州通判,与述古同僚。述古对苏轼有提携之谊,既是同僚也是好友。述古离任,杨元素继任杭州,后苏轼知密州,杨元素,名杨绘,字元素,汉州,绵竹人,与东坡同乡,诗词互有酬和。
苏轼曾知密州、徐州、湖州、登州、颖州、后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,因朝中新旧党争不息,宦海忽沉忽浮。湖州任上过三月则陷乌台案,后谪居黄州,筑东坡雪堂,自号东坡居士。
在知杭州、颖州任上兴修水利,于西湖筑长堤。被贬惠州时,也将皇帝御赐赏金捐助筑堤于西湖。一生在三座西湖上修筑长堤。为后人称道,三座西湖三条苏堤。 |